鲁中网

鲁中网

【般阳城里探发展】淄川创响“土字号”“乡字号”特色招牌 品牌战略发力 农产品身价倍增

来源: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

2020-11-26 09:32:00


  俊岭农业的彩椒成熟了。

  西红柿开出了花朵,春节前就能采摘。

  11月24日傍晚,园区内亮起补光灯,用来促进植物日照不足时的光合作用。

  “这棵西红柿可以长到5米高,到时候我们工作人员就会乘坐升降机进行采摘。”11月24日,冬日的淄博淄川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一派生机盎然,不同品种的西红柿和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施,让园区科技感十足。合作社负责人张东俊一边带记者参观,一边介绍起了园区的现代化设施。这里,也是淄川区品牌农业战略的一个缩影。

  品牌农业带来巨大效益

  “引进国外的高科技设备,是为了强壮企业的身体。而用好传统文化,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。”山东川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徐磊告诉记者,他们现在着力打造川鹰品牌,除了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,还将中国的诗词文化、淄川的聊斋文化,逐一融入到每一款产品中。

  在川鹰食品,这种注重品牌创建的意识随处可见。记者看到一款存放桂花醋的水滴形玻璃瓶,瓶子上的贴牌,并不是普通的纸质贴标,而是运用了陶瓷生产中的烤花技术。徐磊告诉记者,这项技术他们试验了很多次,就是为了体现淄博的陶瓷特色,将地域元素融入品牌中,强化产品的辨识度。

  通过品牌创建,淄川区农产品的知名度、市场竞争力和溢价能力得到了提升,同时也强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,丰富了农业品牌文化内涵。如淄博池梨在淄川区的种植历史已有600余载,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余亩。通过挖掘品牌文化,每公斤淄博池梨的售价比普通梨要高出近2元。

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现在消费者在追求“舌尖上美味”的同时,更加关注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  “在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农产品时,在消费者心里,品牌化农产品代表着可信赖、安全和高品质,在购买时就会根据不同的品牌加以区别。”山东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永超告诉记者,“久润牌”富硒农产品荣获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后,种植的富硒农产品价格为普通产品售价的10倍,年销售额已达4500余万元。

  近年来,淄川区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,不但增强了消费者的认可度和满意度,还保证了淄川农产品质量安全。在省市农产品质量抽检中,淄川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,抽检合格率高达100%。

  “三品一标”建设走在前列

  “我们淄川区农业资源丰富,是山东省目前发现的唯一天然富硒区。面积较大,富硒地层较厚,硒、钙、钾元素富足,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。”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利民告诉记者,淄川区持续推进绿色农业发展,着力推广水肥一体,鼓励各经营主体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,辐射带动全区普及应用。此外,不断加强农业污染治理,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建设,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,不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。

  淄川区以产业振兴为重点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。2018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7家,全区达到1121家。其中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75家,家庭农场291家,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达到52家,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目前,淄川区共有27个农产品品牌获得省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称号。其中,蓼坞小米、张庄香椿等6家农产品荣获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。淄博池梨、淄川西红柿和张庄香椿被农业部列入《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》。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数量达到112个,位居淄博市前列。

  为加快乡村产业振兴,淄川区制定了《淄川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)》,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川特色板块,同时开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调研。近五年来,淄川区工商资本已投资32.8亿元,培育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2家,建成40家现代农业园区,流转土地9.1万亩,工商资本助力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模式。6月11日,淄川区召开了“全市村级产业培育暨推进‘百企建百园’工程座谈会”,相关区县交流了实施乡村振兴、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的经验,给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宝贵经验。

  小香菇催生大产业

  位于淄川区的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,主要从事食用菌研发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出口等业务。未来5年将在全国布局100个智慧化生产基地,将销售市场拓展到10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,在世界香菇菌棒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0%以上,成为农业领域“独角兽”企业。

  “从公司成立到现在,20年来,七河生物逐步实现了从小作坊到智慧工厂、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、从普通农民到职业工人、从粗放式管理到规范化运作、从局部规模到全球市场的华丽转变,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香菇菌棒生产基地,全球最大的香菇菌棒出口供应商。”七河生物宣传部经理李春军告诉记者,七河生物先后获得“国家级蔬菜标准园”“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”“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2019年,公司营业收入实现4.1亿元、利润4130万元。目前,公司已在国外设立8个子公司,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200多个客户建立了购销关系,形成了全球产业销售网络。

  “我们企业高度重视产品的创新和研发,每年拿出超过营业收入3%的费用,用于种子杂交试验、种子基因测序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智慧化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研发。投资3000万元设立专门菌种生产研发中心——七河生物技术研究院,全力做好菌种的筛选及技术开发、工艺改进,不断提高产品质量。”李春军介绍,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国际专利3项、发明专利2项、实用新型专利8项、外观设计专利1项,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

  在技术装备上,公司引进世界先进的食用菌数控系统,建成了国内领先的食用菌环境智能控制生产流水线,全过程、全自动流水作业。近期,投资2亿元的智慧化香菇培育种植基地投产运行,实现了从传统到智慧的转折性跨越,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菌棒智慧工厂。

  品牌农业 未来可期

  目前,淄川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已初具规模。记者了解到,淄川区将重点打造淄川天然富硒、蓼坞小米、淄博池梨、软籽石榴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。预计到2022年,淄川区将创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35个,“三品一标”数量140个,市级“百企建百园”15个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。

  “今后,我们在立足淄川区域和品种差异基础上,以‘富硒淄川、健康之源’为主题,以全省独有的天然富硒资源为依托,突出‘规模种植、精深加工、品牌营销、技术创新’,加快淄川区品牌培育和运行机制。”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同武告诉记者,淄川区通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培育一大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连锁超市,加快农村电商发展,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,加快“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”,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追溯制度,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,创响一批“土字号”“乡字号”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。

  “我们用政策的手段、金融杠杆的撬动和市场的办法,调动生产经营主体和村级产业积极性。”李同武表示,淄川区以实施“百企建百园”工程为突破口,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,倡导“一村一品”“一镇一业”,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,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,培育一批家庭工厂、手工作坊、乡村车间。

  同时,淄川区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,讲好品牌故事,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,大力宣传推介淄川农业品牌文化。充分利用各种农业展会、产销对接会,借助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,创新品牌营销方式,提升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。

 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通讯员 闫盛霆 王守卿

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、鲁中晨报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必究。

鲁中网微信二维码

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(lznewscn

新闻热线0533-5355377,线索奖最低50元,上不封顶。